2013年3月6日星期三

社會結構

社會結構

地位與角色
每個人在社會中都佔有不同的位置,每一個社會位置都伴隨著特定的權利義務,即地位(status),一個人可能有好幾個地位,但其中有一個主要地位,用來界定個人的社會位置。

繼承地位與成就地位
地位可分為:
繼承地位(ascribed status):與生俱來的,性別、族群、出生地、姓氏等。
成就地位(achieved status):以個人行為表現為基礎,例如職業、教育成就、收入等。

角色
角色(role)是依地位而來的行為模式。
每個地位都包含許多角色,教師對學生,對同事,對學校,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模式。
角色可區分為角色扮演、角色期望。
角色期望對行為具有影響力。
角色規定產生矛盾,則會造成角色衝突 (role conflict)

角色衝突
個人面臨兩個相反的角色要求時,稱作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
有時衝突來自同一角色的不同要求,相互衝突的要求產生了角色緊張(role strain)
降低角色衝突的方法:保持兩個角色的界限、決定優先順序。
現代婦女同時面臨了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兩難。

團體
團體:是由兩個以上的人所組成,具有互動、溝通及彼此影響一段時間。
聚集:是非團體,一群不互動或欠缺相互影響的人。
人加入團體的原因:達成目標和滿足需求。參與團體可以滿足社會讚許、歸屬感、友誼和愛的需求。

團體(group)是一群以明顯方式彼此互動的人,感覺自己歸屬此團體,而且被視為團體的一員。
團體成員必須具有共同的認同感,以及共同的預期,這種預期促成互動。

團體的種類
內團體/外團體
內團體是自身所屬的團體。個人不僅認同此團體,也以它為榮。
外團體:人們不認為歸屬此團體,且對之產生對立與敵視的感覺。

初級團體(primary group):團體成員之間具有親密、個人、長期的關係。例如家庭。
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是為達到某目的或功能而組織的暫時團體。例如公司。

科層體制(bureaucracy)
資本主義的最高原則是將成本降低、創造最大的利潤。
科層制是最有效率的組織形式。
科層制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中央經由稅收維持帝國運作;古埃及興建金字塔,或中國興建萬里長城,都需要採用科層制管理,才能完成。

科層制的特徵
1 公私分明。科層組織依法行政,呈現非個人化。
2 層級分工管理。科層體制呈現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分層負責。
3 組織規章、管理規則明確界定。明確的規章成為行動的指導,以及權威的基礎。
4 人員任用,依其專長。當每個位置都由最具有能力的人擔任,組織的運作才能達到最高的效率
5 人員晉升,依照年資。

科層制的缺點
組織膨脹:科層組織有成長和擴大權責的傾向。
僵化:一切按規章行事,出現儀式性的僵化現象。
寡頭鐵律:大型組織往往把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無法產生民主平等。
對天才的抹殺:科層制不需要創新,只要求服從上級的命令,達成任務,因此天才無用武之地。

成為最沒有效率的組織形式。

科層組織的演變
現代網際網路的普及,使主管可以輕易與基層連繫溝通,因此中間管理層即可減少。
金字塔型組織沒落,扁平式組織興起。

組織理論的發展方向
組織理論的假定、方向與研究範圍產生修訂:
第一是對「人」和「組織」的基本假訂有關。從「理性」假定轉為「受限理性」的基本假定。
是從「理性模型」(rational model)轉變為「社會模型」(social model)。

組織範圍界定的轉變
第二個方向與組織範疇的界定有關。
從「封閉系統」轉變為「開放系統」的研究。
強調外在環境及技術水準對組織內部設計的影響。

早期組織理論的發展
早期組織理論的發展,分為三個學派:
管理學派:又可分為「古典管理學派」(classical management school)、和「科學管理學派」(scientific management school)。
早期的「工業心理學」及後期的「人群關係學派」(human relations approach)。

結構學派(structural approach)。
古典管理學派
Henri Fayol提出的管理員則偏重於直接管理督導與正式的權威體系。
特別強調命令的單一性。每一部門或職位,應該只由一個上司督導,避免無所適從。
強調單一的溝通和命令的管道。雇主、經理、領班到工人之間,只採用單一且直接的命令系統。此直接管理督導系統應為正式結構的一部份,要事先設計、規劃。
重視管理人員的控制幅度(span of control)。管理人員要有效地督導部屬的工作表現。

科學管理學派
Ferderick W. Taylor所領導的科學管理學派則偏重於標準化(standardization)的探討。
藉由對工作流程的研究分析,使工作的進行能趨於標準化,以達到追求最高效率和提高生產力的目標。
工業工程學、人體工程學和工作設計(job design),是此學派的後續發展。

早期工業心理學與管理學派的異同
工業心理學與管理學派都從管理和實用的觀點出發,尋求提高工作效率和改進生產力的方法。
二者的主要差異,是對人性(The nature of man)有根本不同的觀點。
工業心理學者亦在尋求工作疲勞及單調的原因,以求對策而能提高效率和生產力,但與泰勒主義劃清界線,強調研究中的人道主義。

霍桑效應
1927年在美國西方電氣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廠,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即為霍桑效應(Hawthrone effect)。
除了正式的結構系統之外,組織還有非正式的一面,即非正式結構(informal structure),組織成員之間所具有的非工作關係(unofficial relationship)。
非工作關係的存在,間接指出透過工作上和非工作上的人際互動,「相互協調」實為最簡單的組織協調機制。

人群關係學派
霍桑效應促進了人群關係學派的發展。
人群關係學派認為,在組織中單靠正式組織設計,尤其是「直接管理監督」和「標準化」運作,以求提高組織生產力的觀點,失之偏頗。
此種觀點也有害成員心理健康,轉而影響成員的工作表現和組織的生產力。
工作滿足和領導型態的研究,成為人群關係學派的主流。

結構學派
1950年左右,開始趨向於探討組織中「理性」和「非理性」之間的關係,探討組織中「正式結構」和「非正式結構」交互作用的現象。
以Herbert Simon和Philip Selznick最為有名。
Simon視組織為決策的實體,試圖以「組織均衡理論」為基礎,把動機和結構取向整合。
Selznick則從結構功能來探討組織行為,同時考慮人的因素和結構的因素,以發展目標取向的組織理論。

Aston Group
1960年代,英國Aston大學的學者,開始有系統地研究「組織結構特徵」,以及影響「組織結構特徵」的因素。
「規模」(size)可以有效地解釋一些組織結構特徵。組織規模愈大,愈可能採用「工作標準化」的方法,作為組織內協調的主要機制。

技術水準
「技術水準」(technology)是另一個影響組織結構特徵的因素。
組織的結構設計和生產技術體系有密切關聯。
大量生產的工廠偏愛正式的組織形式,規章制度較多,權力分配比較明確,結構上也較嚴密。
反之,組織結構比較鬆散,偏重依賴「相互調適」以達到組織運轉目標。

組織與環境
1950年代,學者開始視組織為「開放系統」,而非封閉系統。
一九六零年代中期,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出現。
權變理論認為追求「結構最適設計」,是不合理的。
應探討在某一特定環境下「最佳拍檔」的組織結構形式。
最佳拍檔可因人、時、地,而有不同的運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