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 門 理 工 學 院
公 共 行 政 高 等 學 校
公 共 行 政 學 學 士 學 位 課 程
《 社 會 學 導 論 》科 目 大 綱
2012 / 2013 學年	第2學期
科目名稱          	社 會 學 導 論	科目編號	SOCI 1105-12111
先修科目	沒有	科目性質	必修
教學語言	中文	學分	3
理論課時	45課時	實踐課時	0課時	總課時	45課時
教師姓名 / 職稱	陳卓華 博士/副教授	電郵	cwchan@ipm.edu.mo
facebook –陳卓華sunny chan
聯絡方法	M 504	電話	66357631
科目概論:
社會學是以客觀、系統化及多種角度,研究社會結構、制度、社會關係、社會問題、社會價值觀等的一門學問。本科目以探討人類群體生活中的社會現象為目的。人類創造了家庭、教育、經濟、政治、宗教等社會制度及行為模式,但同時亦被這些社會產物所影響;我們將於課堂內討論人類在日常社會生活中的互動關係如何受以上社會產物所影響。本科目亦會概括性介紹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社會學概論 有助公共行政學課程學生掌握一些分析社會問題之概念工具 (conceptual tools) ,有利於日後修讀 公共政策、社會科學專題研究、畢業研究項目、社會科學方法論等相關科目。
學習目標:
修習完本科目後,學生將能夠:
1.	簡述 社會學的主要理論/角度;
2.	握要說明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及步驟;
3.	闡釋 下列範疇之各相關概念: 如 文化/社會變遷,社會結構, 資本主義, 社會化, 社會互動,偏差行為/犯罪行為, 社會控制, 工業化/都市化, 社會不平等, 社會階級, 性別角色,家庭功能, 宗教功能, 社會運動/集體行為 等;
4.	對於一些近年的重要社會問題可以從多種角度作理性分析 (並能引用相關之理論/概念)。
教學內容:
WEEK 1-2	社會學的觀點                                                  
社會學觀點; 社會學的發展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6 HOURS
WEEK 3	文化                                                          
文化的要素/功能
多樣性與整合	3 HOURS
WEEK 4-5	社會學與道德觀  6 HOURS
WEEK 6	互動與社會結構                                                
社會學分析的層次
社會互動; 社會結構
社會運動/集體行為	3 HOURS
WEEK 7	社會化                                                        
社會化:先天與後天
社會化的機構; 社會化的階段	3 HOURS
WEEK 8	性別角色 / 性別的差異                                                   
性別認同與社會化;  3 HOURS
WEEK 9	Mid-term test; 	3 HOURS
WEEK 10	社會學與生命科學;  3 HOURS
WEEK 11	社會階級、地位與流動                                            
階層化的層面
    如何減小不平等現象	3 HOURS
WEEK 12	家庭                                                       
家庭生活的性質; 婚姻
家庭的結構與互動; 變遷中的家庭	3 HOURS
WEEK 13	宗教                                                        
宗教的基本元素;  宗教的功能
宗教的衝突論;  宗教與社會變遷	3 HOURS
WEEK 14	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 犯罪與刑事審判
          CONCLUSION AND REVISION; 	3 HOURS
WEEK 15	Final Exam	3 HOURS
////////////////////////////////////
Week 10-14: 專題研究 -- 每三至四位學生組成一組,進行專題研究習作及口頭報告,每組須提交ppt 及一篇約二千字的短文,並作三十分鐘口頭報告。短文必須要有註腳,顯示參考資料來源。每節課堂均有兩組分別扮演報告組及批評組角色,進行互動討論,目的是為增進更多同學的學習投入感。
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短片播放及個案分組討論 
上課出席率:
出席率按學院教務規章規定,否則不能參加期末考試或補考並評級不合格。
評分標準:
考試採用百分制評分,100分為滿分,50分合格。
評分方法 
持續評估
期中測驗, 課堂習作, 分組研究報告/ Oral presentations     50%
勤到嘉獎, 每週上課表現                                   10%
期末考試
筆試 (三小時)                                            40%
                                             Total=     100%
若學生期末考試分數在35分以下,即使其總分 (平時分加考試分) 達50%或以上,亦被視為不合格,該學員必須參加補考。
教材:
教科書 [學員可選其中一本]
1/ 葉至誠 (1997)。《社會學》。台北:揚智。
2/ 陳光中, 秦文力, 周愫嫻 (1995譯) Neil J. Smelser (著)。《社會學》。 台北:桂冠。
3/ 盧嵐蘭 (譯) Norman Goodman (1996)。《社會學導論》。台北:桂冠。
4/ 李明堃, 黄紹倫 (1992編)。《社會學新論》。香港:商務印書館。
5/ 齊力 (審閱), 2011, Andersen and Taylor (著)。《社會學》。 台北:雙葉書廊。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read articles and materials saved in the related learning blog and facebook managed by Dr Sunny Chan] 
參考材料:
1.	Giddens, Anthony (1999). Sociology (2nd ed.). Cambridge: Polity.
2.	佟新 (2006)。《人口社會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3.	王穎 (2005)。《城市社會學》。上海三聯書店。
4.	朱柔若 (譯) Gerard O'Donnell (1999)。《社會學精通》。台北:揚智。
5.	何文男、李天賞 (編著) (1999)。《社會學概要》。台北:三民。
6.	余強、封志曄、劉志梅 (編著) (1998)。《現代社會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7.	莫家豪 (1998)。《社會學與社會分析》。香港:香港人文科學。
8.	蔡文輝 (2000)。《社會學》。台北:三民。
//////////////////////////////////////////////////////////////////////
From 陳卓華博士/Dr. Sunny Chan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博士及哲學碩士,
英國 Lancaster University 社會學碩士,
ASSOCIATE PROF. , PUBLIC ADMIN PROGRAM,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澳門公共政策學會 會長
澳門多項公共政策調查研究 項目總監(城市規劃,交通政策,青少年問題,環保政策,公共行政改革,電子政務改革,人口政策,全澳人力資源規劃,科技政策,民主發展及政治參與,病態賭博防治,青年生涯規劃,保護文化遺產及文化產業發展,科學民意調查技術等),
Cwchan@ipm.edu.mo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