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星期一

於2012年五月七日早上,陳卓華博士在澳門電台晨早節目,澳門廣埸,擔任嘉賓主持。這次節目討論主題是公共房屋發展策略。

於2012年五月七日早上,陳卓華博士在澳門電台晨早節目,澳門廣埸,擔任嘉賓主持。這次節目討論主題是公共房屋發展策略。
陳博士向出席該節目的郭惠嫻(房屋局副局長)及鄭錫林(公共房屋事務廳廳長),提出了數項意見:

1/陳博士認同政府提出之社屋為主、經屋為副之政策方向。可是陳博士質疑政府為何遲遲也未公佈未來每年有多少社屋單位供市民租住。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澳門有2.3萬家戶其每月入息少於四千元,他們是最低收入的一群,一般都無能力購買經屋。陳博士指出,目前社屋數量只有8000個單位,遠遠不能滿足這群低收入家庭的急切住屋需求。
陳卓華博士建議,政府應在未來五年內增加社屋數目不少於15000個單位,以解決低收入家庭及貧窮長者的最基本居住問題。

2/現時澳門家戶入息中位數為$19000元,該入息水平以下的家戶約有 8.6萬戶。
目前本澳私人樓宇價格急升,平均呎價近一年升幅約 9.3%,高於通漲率。一個五百多平方呎的二手樓也要二百多萬元以上。月入$19000 的家戶也未必可以承擔得到。預計到2013年澳門公共房屋只有52700個單位(包括社屋及經屋),但相信仍未必足夠應付上述中下社會階層家戶的房屋需求。
新加坡約有八成家戶住在公共房屋,香港有五成,而澳門在2011年底只有17.6% 。陳博士建議,政府應在未來十年內增加公共房屋數目不少於五萬個單位,以致全澳不少於五成家戶可以居住在公共房屋,生活質素獲得一定保障。

3 / 有數據顯示,目前澳門約有七成半至八成家戶擁有自置物業,但事實上,其中有四成私人樓宇樓齡是 22年或以上,日漸破舊失修,居住環境並不理想。陳博士認為,政府不能以此數據作為其不增加公共房屋的理由。中下階層人士也有權利獲得一定的住房保障及生活質素。

4 / 陳卓華博士指出,在選擇地點興建公共房屋時,政府應加倍注意環境質素問題,以青洲區為例,當中有污水處理廠,有被嚴重污染的鴨涌河(死魚經常出現),有石油氣儲存中途倉,有禽畜批發市場,附近有跨境工業區,整體來說,絕對不是理想的居住環境,可是在目前及未來,政府將會在該區大量興建公共房屋,難道政府沒有考慮上述因素?

總括而言,政府應盡快提供足夠數量的公共房屋,以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屋問題;同時,政府亦要重視公屋社區的環境質素,保障市民享有一定的健康生活品質。
這是澳門特區政府無可推諉的責任。


(註:上述電臺節目「澳門廣場」可在Tdm website 重溫。)


Best wishes
Dr Sunny Chan 陳卓華博士
公共政策研究\ 民意調查項目總監 (交通、城市規劃、環保、青少年問題、公共行政改革)
澳門電臺「澳門廣場」嘉賓主持
歷史文化遺產城區研究顧問
地產發展商會顧問
思匯網絡政策研究總監
的士組織顧問
澳廣視城市新角度電視節目策劃
CWCHAN@ipm.edu.mo
tel +853-66357631\ 6648522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